在我不算长的职业生涯里面,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感悟的话,大概就是这个世界是由草台班子组成的。
这个说法并不是我原创的,在我有限的认知里面这句话最早应该出自于论坛 Stage1st。
原文是:我工作以后才发现,大家都是草台班子。政府草台,企业草台,我也草台,大家都草台,凑合赚钱过日子。一个企业,看着像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豪华轿车,里面其实是几个人蹬着自行车顶个壳。路上的车都是这样,大家谁都不戳破。
但是这其实挺好的,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或者自然选择之前的必然产物。
如果了解人类眼球的结构,就会忍不住感叹,上帝真的是一个草台程序员,把人类的视网膜装反了不说,为了传输数据还搞了个飞线,导致盲点的存在,最后还得靠人类无敌的大脑疯狂二次后期处理,人肉 HDR 才得以实现良好的视觉体验。
但是这不妨碍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事实上的统治级物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毕竟任何对于生存来说没有用处的优化,本质上都是在自我满足。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一个草台班子,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设想的优化真的实现之后能带来多少收益?
比如一个产品,架构混乱功能复杂跟一个屎山一样,如果真的把它全部优化了又如何,能有多少提升,这些提升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又或者把这个行为看做一个固定资产的投入,那么这个投入带来的边际成本的降低将会在几个月之内回本?
其实大部分重构都是回答不清楚这个问题的,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草台班子,烟囱结构,但是没关系,又不是不能用。不是不想改,是测算了一下改了不合算,不如凑合用用吧。
所以如果观察火山引擎的数据治理产品,会发现最喜欢强调的是 SLA 以及机器资源的治理,毕竟前者会导致数据产出不及时导致不可用,后者是实打实的成本,至于数据准确性什么的,其实真正能落地的就没几个。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信仰投入。
比如中国的扶贫,为什么要跑到穷山恶水的地方去扶贫,这个 ROI 用经济账算怎么都不可能是正的,但是为什么要扶贫,从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信仰,是一个政党对自己民众的承诺,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信仰,历史上那些不扶贫的朝代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同样的做基础设施的产品也是一样,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常感到非常痛苦,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投入,那么基础设施很难推进迭代,但是现在我已经放平心态了,抓大放小,又不是不能用。
眼球结构不完美的人类可以站在食物链顶端,内部系统全是屎山的公司也能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不要把优雅和规整当成一种必需品,是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的第一步。
当然如果遇到了信仰投入的机会,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毕竟把一个东西从头做一遍,对于公司的收益可能没多少,但是对于个人成长确实有莫大的收益。
精选评论
[…] 最后,我在短短的 1 小时内写了两篇观点互相有冲突的稿子,说明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