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最忌讳过度优化,任何对于生存来说没有用处的优化,本质上都是在自我满足。
但是是不是过度优化,这个应该怎么判断呢?很多公司都给出了明确的道路,那就是基于数据去判断。这个听上去很合理,在大部分场景下也确实是生效的,因为数据本身是一种共识机制,可以很好的降低沟通成本,不然就变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但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①、特别大的问题,特别创新的项目,很难用数据去预演;
②、有很多改造是道理上说得通但是实际上无法度量收益的,比如通过设计系统把页面风格统一了,这个事情的收益怎么计算;
③、数据度量手段有的时候本身就不具备参考价值,我自己就经历过运算 P95 上升但是 NPS 下降的事情;
久而久之,大公司里面的人就会倾向于去做渐进式的改进而非激进的改进,这样子算 ROI 比较高,对应的绩效也会比较高,这大概就是慢性死亡的来源。当然如果只是慢性死亡也就罢了,关键是很多体验,易用性的优化也会被搁置,简单来说就是「又不是不能用」,长期来讲无论是架构、功能还是体验都会变成一坨屎山,这在 To B 产品里面尤其常见。
但是对于大公司来说,这种策略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一个讲究 ROI 的公司一定是一个慢性死亡的公司,但是第一个不算 ROI 的公司很可能明天就暴毙。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做决策可能就是创始人的信仰判断,判断对了就成了,判断错了就死了。
况且一个大体量的产品如果不讲究 ROI,会有一堆小天才产品经理在上面开各种各样的奇怪脑洞,最终把用户都赶走。毕竟要毁掉一个产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不给这个产品配备任何产品经理,还有一个就是给这个产品的每一个按钮都配上一个产品经理。
即使如此,很多时候我仍然认为花精力去做一些在数据层面上没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一些事情我们判断没有价值,不是因为它没有价值,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度量这件事情的价值。
比如说一个产品需不需要统一的设计系统,是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事,但是这种价值的衡量基本上是唯心的,需要依靠用研和问卷来给这件事情提供一些可怜的数据支撑,然后在上线的一段时间内设计师和产品们都要胆战心惊担心数据下滑,担心切回到旧版本的比例很高。
但是如果一直不迭代,一直不统一,最后在市场上一定是 90 分的产品战胜 60 分的产品,一个生长出来的软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从 90 分慢慢滑落到 60 分,如果一个有价值的事情因为没有手段去度量就不做,可能 1 年 2 年没问题,长此以往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经理不光要看大数,还得去一条一条地看用户原声,听用户访谈,因为微观的反馈和宏观的 ROI 是有天壤之别的。
我认为打造一个好产品的欲望,是每一个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最原始的动力之一,这种源自于直觉的诉求是无法抑制的,当所有的办公室政治泥沙沉淀,所有方法论的波涛平息,所有数据的趋势过去,最终这种无以轮比的天真还是会从水底浮现,它熠熠的光芒还是会诱惑你向它伸出手去。
最后,我在短短的 1 小时内写了两篇观点互相有冲突的稿子,说明什么?
说明产品经理的嘴都是骗人的鬼。
————
文中有一段改写自刘瑜老师的《可能性的艺术》,我实在是太喜欢这本书了。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