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与相框
2017 年,知名的 MoMA 为史蒂芬·肖尔举办了一场个人摄影作品回顾展。
在回顾展的后半段,照片不存在于相框之中,展厅内部是一台又一台的 iPad,观众需要通过 iPad 观看肖尔使用 iPhone 拍摄并且发布到 Ins 上的照片。
iPad 就是这些照片的相框。
媒介的作用就如同社会领域的议程设置一样,会深刻地影响所有人观看事物的方式。肖尔的展览赤裸裸地把这个命题展现给了所有人。
内容与媒介与平台
媒介如同河道,内容就像河流,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会沿着河道前进,少数人能有用自己的作品改变河道的能力,这种改变通常会被视为巨大的革新。
为了方便下文讨论,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几个概念做简单定义,这些定义并不严格,仅仅作为本文讨论时方便使用。
模态:人类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模式,通常与感知器官有紧密联系,常见的模态有文字、静态/动态图像、声音等;
内容:内容是人类通过感知器官对于现实世界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再加工的产物。
媒介:针对特定内容的一种编排与传播范式,如把 10 张照片按照顺序放在博物馆里面,作为一个展览展出。在这句话里面,照片是媒介(因为照片本身是一张纸,是物质的),10 张是编排方式,博物馆和展览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媒介,只有照片里面的图像才是内容。
互联网平台:一种特定媒介,它们的特点就是会通过数字化手段严格限制媒介的格式、展示方式、分发逻辑,并且它们通常不会自行生产内容。
内容具有原生媒介
每个内容在创作时都会自带一个原生媒介,因为人脑能够容纳的上下文是有限的,当一个作者在试图进行创作时,他必须要把创作的阶段性成果存储在某个媒介之上,并且这个媒介需要确保内容可以被再次输出以便作者做阶段性的回顾与质量检查。脱离了媒介作为存储介质,作者本人也无法理解自己曾经的创作。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一个内容是无法脱离于媒介独立存在的。
这种创作过程中就使用的媒介,我们通常称之为原生媒介,一个内容通常有且仅有一个原生媒介,当然可能会有辅助的媒介,比如一个广播演讲的原生媒介是音频,但是会辅以文字稿件作为补充。
一个内容只有通过原生媒介展示时才是能做到尽可能还原作者意图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内容被发布到非原生媒介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损耗。
一个看逐字稿会觉得是无聊对话的播客节目,听感有可能会非常出众,比如一些以“聊天”和“插科打诨”为卖点的播客节目,因为在播客节目中有语气和情感,这是文字稿很难表现的。
反过来说,假使一场广播演讲,演讲者根本没有用心关注内容,也没有通过演讲彩排做阶段性回顾,只知道逐字念稿,撰写演讲稿的人过分关注文字本身,这些就会导致演讲听上去干瘪无力,不如把演讲稿直接发给读者看来的更顺畅,因为这场演讲在创作时使用的就是文字而非声音。
使用文字撰写大纲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基于演讲本身做任何回顾和质量检查,媒介之间的差异就会让创作者吃一个大苦头,比如语速问题,尤其是在这种瞬间性低的媒介(文字)往瞬间性高的媒介(音频)转移的时候。这点下文会额外进行描述。
通常来说在一个媒介或者互联网平台内最流行的内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把这类媒介当成原生媒介的内容。
不同媒介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不同媒介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在哪?目前观察来看主要有两点,模态和瞬间性。媒介=模态*瞬间性。
模态,人类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模式,通常与感知器官有紧密联系,常见的模态有文字、静态/动态图像、声音等。这三个基本模态根植于人类的视觉和听觉,锥体经验理论认为人类大部分学习过程都依赖于视觉和听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基本上的模态恰好被理论所命中。当然这也可能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不同的模态自带的信息含量是不一样的,文字是最抽象的,包含的信息含量最低,而图像是最具象的,包含的信息含量最高。所以人们常说,看小说可以让人发挥想象,看电视剧则会被束缚,正是因为文字的信息含量低,所以才有想象的空间。
当然,这里的信息含量指的是“绝对信息含量”,比如文本文件就是比图像文件更小,但是这不代表念书学习效率会比看图效率低,因为人类能够摄取一个内容中的信息含量的能力是有限的。
瞬间性是媒介的另一个根本特征,瞬间性是指对于一个内容来说,当它被某个媒介承载时,回顾其中某一个内容切片的成本。
下面是一组媒介和他们的瞬间性大小的排布,瞬间性越强,回顾成本越高:
单张图片 = 短文字 < 组图 < 长图文 < 流媒体平台上的视频 < 播客平台上的播客 < 电影院电影 < 音乐会的音乐 < 线下脱口秀。
为什么线下脱口秀最难复制,因为它的创作过程都是伴随线下的灵光乍现以及与观众的亲密互动,人们再也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
对于单张图片来说,虽然想要 100% 复制有困难,但是至少可以基于特定工艺进行打印,然后在对应亮度和色温的灯光下观看,就能获得近乎于原作的效果。
瞬间性越强的媒介,对于情绪的要求就越高(对创作者和观众来说都是这样),一组文字可以冷冰冰,但是播客不能有气无力。并且这种媒介越可能要求创作者把创作和播放本身融为一体。
同时越是强调编排,瞬间性就会被体现的越强,强调编排意味着读者如果跳着阅读或者跳跃回顾,都很难通过上下文获得相同的体验。
媒介和媒介之间存在兼容
如果一个内容的原生媒介的瞬间性很强,大概率意味着它会包含更多的信息,不论是编排层面还是情感层面。
但是从兼容性的角度来说,瞬间性较弱的媒介可以去兼容瞬间性更强的媒介。
原因很简单,如果瞬间性较弱的媒介更加没有个性,更加抽象,所以它能够间接兼容更多的内容,哪怕这些内容的原生媒介并不是它,比如播客的逐字稿。
信息的丢失是存在的,但是这可以被接受,尤其是从转化成本的角度来说,丢数据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如果想要把一个以文字作为原生媒介的内容转化成播客录音,这个转化成本就会很高,因为这意味着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增加额外的信息(比如语气和情感),这本身近乎于创作。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上文演讲者的例子就会发现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如果不针对性的做演讲训练,拿到一个演讲稿直接讲的效果一定会很差,因为撰稿人是基于文字媒介撰稿,而听众则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来接收信息。声音比干巴巴的文字稿会多出来更多的信息,语气、语速、抑扬顿挫等,这些如果指望演讲者临场发挥,那对演讲者来说要求真的很高。
在 AIGC 诞生之前,这是几乎不可解的问题。
但有意思的是在英剧《是,大臣》中,汉弗莱曾经表示大臣的演讲就是很无聊,因为内阁大臣演讲稿撰写目标不是取悦台下的听众,而是上报纸。所以为什么政客们在电视上的演讲那么无聊,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因为他们大部分在念一些“会以文字形式发下去”的材料。
这里需要强调,兼容和原生支持是两码事,举个例子,播客的语音转文字稿件一定没有原本就是计划写文章的稿件阅读起来顺畅,并且兼容本身也是有代价的,至少需要编辑人员删除语气词。
如何理解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媒介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媒介影响内容创作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详情页的展示方式与编辑器的功能设计;
— 信息流样式、推荐算法与激励模式;
— 评论与互动治理;
所以除非有两个互联网平台在上面的 3 个方面几乎完全一模一样,不然我们都可以认定为他们是不同的两个媒介。
尤其是推荐算法与激励模式。因为内容是平台上的人产生的,人的行为又会被算法激励。
互联网内容平台会通过上面 3 个方面来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宏观调控。
对互联网从业者的启示
对作者的启示
在创作时需要确保内容的原生媒介是自己了解并且擅长的,不要试图基于自己熟悉的媒介为另一个媒介创作内容,事倍功半。
尝试去更深入的理解原生媒介,并且发展它。比如一张照片看着单调无力,就不断地去重复,形成一种类似于波普艺术的效果。
把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动态看做一次展览,把自己的个人主页看做一个博物馆,它们构成一个整体的媒介,就像是人生的博物馆,要用策展的心态去发朋友圈。
内容是人类通过感知器官对于现实世界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再加工的产物,所以要多和现实世界交互。
对运营的启示
一个内容是否要分发到多个平台,需要仔细衡量 ROI,如果内容的原生媒介与平台的媒介差异不过大,会导致分发成本甚至高于创作成本。
由于不同的媒介分发成本很高,这点可以作为一个付费项目进行收费。
需要对作者进行辅助,尤其是在做内容分发的时候,需要给作者提示不同媒介的特性,尤其是模态和瞬间性上的差异,来确保作者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保证顺利分发的同时,确保作者的意图没有被扭曲。
对平台产品经理的启示
如果希望自己的平台内容足够丰富,尽量做到提供手段去兼容其他平台瞬间性较高的内容,比如支持把视频转成文字并且爬过来。
如果自己的技术力足够强,可以考虑基于媒介瞬间性低的内容去生成媒介瞬间性高的内容,来降低创作成本。
不同媒介的内容回顾成本是不一样的,可以利用瞬间性低的媒介辅助创作者回顾瞬间性高的媒介,比如通过波形图来回顾音频。
对于任何日活超过 10w 的内容产品来说,机制的改动都相当于宏观调控,最终的结果超出调控者的预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微小的功能改动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没事不要瞎改。
泉
1917年,杜尚将一个工厂制造的瓷制小便池提交给了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作品被署名为“R. Mutt”。
不要小看形式的力量。
精选评论